在職場上經常聽到有朋友說「因為無法達標,而遭到老闆的指責,並要承擔責任,接受懲處」,其實更常看到的是,當工作出現問題或某些錯誤時,這種情況更是不在話下。至於出現這種場面的頻率,則視該企業的文化而定了,不過我們可以肯定的是,問題或錯誤的發生,鐵定不會是最後一次。每一位老闆都希望自己的企業和員工是最優秀、最有效率的,唯有如此,企業才能發揮最大價值。要如何達到這個美好境界呢,這就有賴企業文化的建立,透過企業文化的薰陶,方能協助企業的運作更加順暢,不同的企業各有其企業文化,也與老闆的行事風格與理念息息相關。

 

所謂高效字面上的意思,不外是「素質高,效率優」,可是要達到高效企業文化,絕對不是口頭說說或貼幾張標語就能做到的吧。的確如此,一個企業文化的形成,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辦到。就前文所提到,因為工作出現問題或錯誤,而遭到老闆指責為例,我相信企業中沒有人希望看到不斷發生的問題或錯誤,可偏偏問題或錯誤還是發生了!於是老闆為了維護公司「管理制度與紀律」,就開始發飆並撂下狠話後,公布相關的懲處措施,於是員工開始人人自危,個個噤若寒蟬。試想,如果你我身處在這種老闆三不五時就「動怒」的企業當中,恐怕不是開始另覓出路,就是別有對策。而這些對策不外是,隱瞞資訊、掩蓋問題、死不認錯,以避免受到責罰。為什麼會有如此反應呢?主因就是外在壓力使然,認為自己與錯誤事件的關聯最密切的人,就是失職或別有意圖,為了避免責難和承擔責任的預期心理之下,將使人掩飾自己的錯誤,那怕這些錯誤是制度不良所引起的。在如此惡性循環及一連串的寒蟬效應下,不僅企業留不住人才。留下來的員工遇事開始推託諉過,承接任務後也是畏首畏尾,事事請示上級深怕動輒得咎,如此綁手綁腳,試問這家企業又怎能有高效率的表現呢? 不過,最可怕的是,這家企業不只看不到問題與真相,更將放棄自我學習的契機,而放棄學習的企業,終將沒入歷史的洪流。

 

反之,如果企業老闆在問題或錯誤出現時,在第一時間就實事求是地進行調查,透過團隊的運作,從收集資訊、分析問題、直到找出問題或錯誤發生的根本原因,並記取教訓及修訂相關流程或辦法,將錯誤視為企業的學習機會,而不是將問題過度簡化,草率地將責任推給某位同事成為代罪羔羊。這樣良性循環的運作,不僅鼓勵員工「說真話,做實事」,更可促使企業的進化更上一層樓,而高效企業文化的基礎自然應運而生了!

 

作者 : 李柄均

日期 : 2016.11.05

PMP, PMI-ACP, PMI-PBA, NPDP, CBAP

arrow
arrow

    李柄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